7月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首批共有87只ETF产品纳入,分别是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4只港股通ETF。这意味着,北向资金和南下资金将会增加新的投资标的,A股ETF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长期来看,ETF互联互通将为内地A股ETF做大做强提供机会:香港资本市场面向全球投资者,是全球资金的主要投资场所之一,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是境外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
首批87只ETF纳入
按照此前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4只港股通ETF分别是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南方恒生科技、安硕恒生科技。
53只沪股通ETF主要包括:50ETF、180ETF、300ETF、500ETF等宽基ETF,券商ETF、医药ETF、医疗ETF、有色ETF、军工ETF、银行ETF等行业主题ETF。
30只深股通ETF主要包括:电池ETF、碳中和ETF、新能源车ETF、人工智能ETF等行业主题ETF,以及创业板、中证500、沪深300等宽基ETF。
从产品所属公司来看,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均有10只以上的产品被纳入,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均有7只产品被纳入,嘉实基金和华宝基金等公司均有多只产品被纳入。
6月28日,上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批准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这是互联互通机制升级的标志性成果,也是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ETF中,投向A股的基金合计规模超500亿元 ,体现了境外市场对A股ETF的投资需求,未来互联互通有望为内地A股ETF引入多样化的增量资金。据统计,纳入的83只沪股通ETF和深股通ETF合计规模超过了6000亿元。
A股国际化进程加速
作为近两年规模不断增长的产品,ETF一直是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重要标的,由于可以直接跟踪指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助ETF间接投资股票市场,但境外投资者此前只能通过购买香港上市的ETF来投资内地的ETF。
此次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之后,意味着A股市场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ETF互联互通标的将为北向资金和南下资金增加新的投资标的,两地资本桥梁更加通畅。